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范围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1 |
护士 |
护士执业资格 |
临床护理 |
2 |
护士、医疗救护员 |
护士执业资格、医疗救护员资格 |
急救护理 |
3 |
护士、护理员 |
护士执业资格 |
社区护理 |
4 |
护士、医疗护理员 |
护士执业资格、养老护理员资格 |
老年护理 |
五、培养目标
贯彻实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面向行业产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科学学问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六、培养规格
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常识、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敬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团队,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5、敬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学问价值观念。
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常识和技能
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常识和技能
2、具有基础理论的护理常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常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关系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中医护理
1、掌握中、西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常识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常识、基本技能;中医护理的各项技术操作
3、应用中医护理的辨证观、整体观理论和现代护理常识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专业(技能)方向——急救护理
1、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社区护理
1、具有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常识和技能
2、具有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常识和技能
3、具有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
七、课程设置与内容要求
(一)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人文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等组成。
(二)内容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1、语文应用基础: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训练,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2、数学应用基础:主要内容为护理专业必需的数学基础常识。
3、英语:主要是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和短文,能读懂简单应用文。
4、化学:主要内容是护理专业必备的化学基础常识。
5、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内容是职业分析和选择、人生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目标、职业潜能、职业发展空间和对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引导。
6、卫生法律法规基础:主要内容是宪法、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等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法律常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对学生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基础常识教育。
7、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常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App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8、 体育与健康:主要内容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9、生物学: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
10、生物化学基础:主要包括生物化学的基础常识和基本理论。
11、剖解学基础:主要内容为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
12、生理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
13、药物学基础:主要内容为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使学生具备药物应用的基本常识和护理技能。
14、病理学基础:主要内容为疾病的一些共同性病理变化、常见疾病和主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常识。
15、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主要内容为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等方面的内容。
【专业人文课程模块】
16、护理礼仪:主要内容为护士仪容礼仪、护士举止礼仪、护士服饰礼仪、护士言谈礼仪、护士交往礼仪、护理工作礼仪及人际沟通的基本常识。
17、人际沟通:主要内容为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交谈中的沟通技巧、演说能力的训练、无声语言的沟通等。
18、医学伦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规范、作用及发展规律,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际关系),卫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9、医学心理学:主要包括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等。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20、护理学基础:主要内容为护理学概念、护理程序、护理法规等基本常识及基础护理技术,如铺床法、搬运病人、帮助病人更换卧位、保护具的应用、院内感染预防、病人清洁护理、生命体征测量、饮食护理、冷热疗技术、排泄护理技术、各种给药法及药物过敏试验、输液与输血、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临终病人的护理、医疗文件的书写等。
21、健康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史采集、护理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常用辅助检查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常识和技能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并从社会、心理、生理角度对病人的健康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估。
22、内科护理:主要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等。
23、外科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外科学总论、手术的基本常识、休克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以及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等。
24、妇产科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剖解生理、生理产科护理、病理产科护理、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生育等。
25、儿科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措施。儿科基础护理与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等。
26、护理技能综合实训: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见习及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见习旨在使学生熟悉医院环境及临床、护理工作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理论常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提升专业常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27、社区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方法、社区家庭护理、社区人群保健、社区疾病预防等。
28、中医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基本常识、中医护理的各项技术操作、中医护理的辨证观、整体观理论和现代护理常识。
29、心理与精神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卫生与心理发展、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评估、临床各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异常精神活动的观察、常见精神疾病的护理、护患关系和心理沟通、实验引导与常用量表等内容。
30、急救护理技术:主要内容为院外急救、急诊科设置与管理、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创伤、急性中毒、中暑、淹溺与触电、急救技术等。
【资格考试辅导】
31、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试流程、考试内容及应试技巧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
八、毕业实习
(一)时间分配
第三学年安排40周临床跟岗实习(含大内科10周、大外科10周、妇产科6周、儿科6周、手术室2周、急诊科1周、门诊1周、供应室1周、复习及毕业考试1周、就业教育1周、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1周)。
(二)目标要求
1、认知能力
⑴树立整体护理概念,并能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所需的学问基础常识、基础医学常识、护理专业常识及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等,对护理对象实施身心整体方面的护理。
⑵了解一般病室的布局和急诊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和ICU病房或CCU病房的布局特点。
⑶能对入、出院病人进行一般卫生宣教和必要的健康引导(理解卫生保健的意义并掌握必需的预防保健常识)。
⑷掌握基本的护患沟通、交流技巧,理解护理工作与其它医疗卫生工作配合的重要意义,在护理工作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友好合作。
⑸能初步运用预防保健常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并能初步进行健康引导。
⑹熟悉护理方法的内容以及与医学相关的法律条款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具有保护病人权力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
2、专业能力
⑴具有正确、规范、熟练地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
⑵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以及对常用药物的疗效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的基本能力。
⑶具有进行中、小型手术的巡回和配合的能力。
⑷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对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和常用方法。能说出抢救仪器及监护仪的使用常规,并能进行操作。
⑸掌握护理文件中的书写格式与规范要求,熟悉医疗档案的管理。
⑹在医院和社区的护理实践中,初步掌握有关护理管理方面常识与相关技能。
九、教学时间安排
1、时间分配:3年共计120周。第1~4学期为20周;第3学年实习40周 (详见附录)。
2、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课时为7课时,每课时40分钟(详见附录)。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兼职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三年以上护理实践经历(三条中两条以上)。专兼职教师比1∶0.5;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50%以上;专业带头人1-2名;生师比20∶1。
(二)教学设施
1.校内配备基础护理实训室、内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各实训室应保障教学、贴近临床、注重人文,配备专职人员管理。各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如下: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护士站 |
1套/模拟病区 |
多功能病床(配全套床上用品、床头柜床旁椅等) |
1张/4生组 |
||
无菌技术操作用物 |
1套/4生组 |
||
隔离技术用物 |
1套/4生组 |
||
多功能护理人 |
1具/4生组 |
||
压疮仿真模型(Ⅰ-Ⅳ期) |
1套/10生组 |
||
口腔护理牙模型 |
1套/10生组 |
||
洗胃模型 |
1具/5生组 |
||
女性导尿模型 |
1具/5生组 |
||
男性导尿模型 |
1具/5生组 |
||
灌肠与肛管排气训练仿真模型 |
1具/5生组 |
||
超声雾化器 |
1套/5生组 |
||
皮内注射模型 |
1套/4生组 |
||
上臂肌肉、皮下注射模型 |
1套/4生组 |
||
臀部肌肉注射模型 |
1具/4生组 |
||
静脉注射手臂模型 |
1具/4生组 |
||
输液泵 |
3台/20生组 |
||
静脉输液泵 |
3台/20生组 |
||
抢救车 |
2辆/示教室 |
||
心肺复苏模拟人 |
3具/20生组 |
||
全自动洗胃机 |
2台/示教室 |
||
电动吸引器 |
1台/20生组 |
||
给氧装置(全套) |
1套/20生组 |
||
2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教师机) |
1套/实训室 |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学生机) |
10套/实训室 |
||
人工呼吸机 |
2台/示教室 |
||
心电监护仪 |
2套/示教室 |
||
心电图机 |
2台/示教室 |
||
各种穿刺模拟人及穿刺包 |
3套/20生组 |
||
3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多功能创伤护理模型人 |
2具/示教室 |
局部创伤模型 |
1具/10生组 |
||
换药车 |
3台/20生组 |
||
闭式引流拔管换药模型 |
3套/20生组 |
||
气管切开护理模型 |
3套/20生组 |
||
瘘管造口术护理仿真模型 |
3套/20生组 |
||
胃肠减压器 |
1个/2生组 |
||
4 |
妇产科护理实训室 |
女性骨盆模型 |
1套/5生组 |
女性骨盆附生殖器官模型 |
1套/5生组 |
||
高级电脑孕妇检查模型 |
1套/20生组 |
||
多普勒胎心监护仪 |
1套/示教室 |
||
胎心监护仪 |
1台/20生组 |
||
分娩机制示教模型 |
2台/示教室 |
||
高级会阴切开缝合技能训练模型 |
1套/10生组 |
||
新生儿脐带处理模型 |
1套/10生组 |
||
高级分娩与母子急救模型 |
1套/示教室 |
||
妇科检查模型 |
1套/10生组 |
||
5 |
儿科护理实训室 |
高级婴儿护理模型 |
1具/4生组 |
新生儿沐浴设备及用物 |
1套/4生组 |
||
婴儿护理模型 |
1个/4生组 |
||
红外线灯或鹅颈灯 |
2台/示教室 |
||
高级婴儿头部综合静脉穿刺模型 |
1套/4生组 |
2.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系统优势,将市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建立为实训实习基地,兼具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功能,签订实训实习基地协议;将各县(市、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建立为实习基地,满足相应生源地学生毕业实习需求,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学校设专职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
(三)教学资源
建立完善的教材选用及管理制度,选用大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省规划教材或行指委推荐教材,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及优势合理开发校本教材;设立图书阅览室,按生均30册标准配备图书文献资料;依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配备相关数字资源。
(四)教学方法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引导-发现、示范-模仿-训练、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授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素质的培养。
(五)学习评价
1.学生学习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均应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常识、技能、态度三方面。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要将学习过程纳入评价,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计分,60分以上为及格,未及格可补考2次。
3.毕业实习各科出科考试通过,才能算为实习合格。
4.基础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急救护理技术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单独进行技能考试。
(六)质量管理
1.组织保障
学校主要领导、教学及实习实训分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实习实训管理部门等健全的组织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
2.制度保障
制订成套、完善的教学管理相关制度体系,从日常教学、实验实训、评价考核、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教改等等各环节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资金保障
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支撑,学校将力争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用于教学、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方面的资金专款专用。
十一、毕业要求
1.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操行评价合格;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专业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
3.毕业实习成绩合格;
4.毕业考试成绩合格。
附录:
1.教学时间安排表(按周)
学期 学年 |
入学(就业)教育 |
教学 |
复习 考试 |
毕业 实习 |
护士资格 考前培训 |
总计 |
第1学期 |
1 |
18 |
1 |
|
|
20 |
第2学期 |
|
19 |
1 |
|
|
20 |
第3学期 |
|
19 |
1 |
|
|
20 |
第4学期 |
|
19 |
1 |
|
|
20 |
第三学年 |
1 |
|
1 |
37 |
1 |
40 |
总计 |
2 |
75 |
5 |
37 |
1 |
120 |
2.教学进程表
序 号 |
模 块 |
课 程 |
按学期分配 |
学时数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
||||||||
考 试 |
考 查 |
总 计 |
讲 授 |
实验实训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
1学期 |
2学期 |
3学期 |
4学期 |
5学期 |
6学期 |
||||||||
18 |
19 |
19 |
19 |
37 |
|||||||||
每周学时数 |
毕业实习 |
||||||||||||
1 |
公共基础 |
语文 |
1 |
2 |
110 |
110 |
0 |
4 |
2 |
|
|
||
2 |
数学 |
1 |
2 |
74 |
74 |
0 |
2 |
2 |
|
|
|||
3 |
英语 |
2 |
1 |
74 |
54 |
20 |
2 |
2 |
|
|
|||
4 |
化学 |
|
1 |
36 |
26 |
10 |
2 |
|
|
|
|||
5 |
职业生涯规划 |
|
1 |
36 |
36 |
0 |
2 |
|
|
|
|||
6 |
卫生法规 |
|
3 |
38 |
38 |
0 |
|
|
2 |
|
|||
7 |
计算机 |
|
1.2 |
74 |
20 |
54 |
2 |
2 |
|
|
|||
8 |
体育与健康 |
|
1.2.3.4 |
150 |
30 |
120 |
2 |
2 |
2 |
2 |
|||
小计 |
592 |
388 |
204 |
|
|
|
|
||||||
9 |
专业基础 |
剖解学基础 |
1 |
|
108 |
76 |
32 |
6 |
|
|
|
||
10 |
生物学 |
|
1 |
36 |
28 |
8 |
2 |
|
|
|
|
||
11 |
生物化学基础 |
|
2 |
38 |
28 |
10 |
|
2 |
|
|
内科:10周 |
||
12 |
生理学基础 |
2 |
|
57 |
39 |
18 |
|
3 |
|
|
|
||
13 |
病理学基础 |
|
3 |
38 |
28 |
10 |
|
|
2 |
|
外科:10周 |
||
14 |
药物学基础 |
2 |
|
76 |
54 |
22 |
|
4 |
|
|
|
||
15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
|
2 |
38 |
28 |
10 |
|
2 |
|
|
妇产科:6周 |
||
小计 |
391 |
281 |
110 |
|
|
|
|
|
|||||
16 |
专业人文 |
护理礼仪 |
|
3 |
38 |
26 |
12 |
|
|
2 |
|
儿科:6周 |
|
17 |
人际沟通 |
|
1 |
36 |
30 |
6 |
2 |
|
|
|
|
||
18 |
医学伦理 |
|
4 |
38 |
32 |
6 |
|
|
|
2 |
手术室:2周 |
||
19 |
医学心理 |
|
2 |
38 |
30 |
8 |
|
2 |
|
|
|
||
小计 |
150 |
118 |
32 |
|
|
|
|
急诊科:1周 |
|||||
20 |
专业核心 |
护理学基础 |
2.3 |
4 |
171 |
120 |
51 |
|
3 |
4 |
2 |
|
|
21 |
健康评估 |
|
3 |
57 |
39 |
18 |
|
|
3 |
|
门诊:1周 |
||
22 |
内科护理 |
3.4 |
|
133 |
96 |
37 |
|
|
3 |
4 |
|
||
23 |
外科护理 |
3.4 |
|
114 |
80 |
34 |
|
|
3 |
3 |
供应室:1周 |
||
24 |
妇产科护理 |
|
4 |
76 |
54 |
22 |
|
|
|
4 |
|
||
25 |
儿科护理 |
|
4 |
76 |
54 |
22 |
|
|
|
4 |
|||
26 |
护理技能综合实训 |
2.3 |
4 |
114 |
0 |
114 |
|
2 |
2 |
2 |
|||
小计 |
741 |
443 |
298 |
|
|
|
|
||||||
27 |
专业方向 |
社区护理 |
|
4 |
57 |
39 |
18 |
|
|
|
3 |
||
28 |
中医护理 |
|
2 |
38 |
20 |
18 |
|
2 |
|
|
|||
29 |
心理与精神护理 |
|
3 |
57 |
39 |
18 |
|
|
3 |
|
|||
30 |
急救护理技术 |
|
4 |
38 |
20 |
18 |
|
|
|
2 |
|||
小计 |
190 |
118 |
72 |
|
|
|
|
||||||
31 |
辅导 |
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
|
|
28 |
28 |
0 |
不包含在总课时中 |
|||||
毕业考试科目: |
总学时及周学时 |
2064 |
1348 |
716 |
26 |
30 |
26 |
28 |
|||||
1.护理学基础 |
|||||||||||||
2.内科护理 |
每学期开课门数 |
10 |
13 |
10 |
10 |
||||||||
3.外科护理 |
考试课门次 |
12 |
3 |
5 |
4 |
2 |
|||||||
4.护理技能操作 |
考查课门次 |
30 |
7 |
8 |
6 |
8 |